隨著華盛頓推出穩定幣規則,北京的聲音警告說,是時候迎頭趕上了,否則就有被拋在后面的風險。
北京可能最終會對穩定幣升溫,但并非毫不猶豫。據《南華早報》報道,官方媒體本周的一篇文章敦促政策制定者停止拖延,專注于“適應穩定幣的趨勢”,這表明中國可能正在重新思考其數字貨幣戰略,文章指的是《證券時報》,人民日報旗下的財經出版物。
這篇文章呼吁中國當局開始開發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并開始制定監管措施,因為美國剛剛通過了穩定幣法案,為受監管的發行人制造與美元掛鉤的數字代幣開了綠燈。
中國分析師和官員似乎擔心美國的領先地位可能會加深美元在數字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并讓人民幣迎頭趕上。
文章將穩定幣描述為一種“新興支付工具”,雖然存在風險,但也提供了太多不容忽視的優勢。“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的發展宜早不宜遲,”它援引業內人士的廣泛共識表示。
沒有直接競爭
這正是中國的焦慮所在。《證券時報》的文章稱:“對于正在推動人民幣全球使用的中國來說,積極監管穩定幣,從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篇文章加劇了近幾個月來敦促北京采取行動的一系列聲音,特別是在與華盛頓的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的情況下。
上海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劉小春告訴該媒體,人民幣穩定幣可以幫助中國在創新和金融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但據報道,他強調他們不應該試圖與美元支持的版本“直接競爭”。相反,重點應該放在“支持新興經濟體”和以更有機的方式擴大人民幣使用上。
與此同時,香港已經取得了進步。它將于8月推出穩定幣發行人的許可制度。但在中國大陸,加密貨幣交易仍然被禁止,監管機構也沒有表現出很快改變這一現狀的興趣。
美國、相比之下,正在向前推進。上周,參議院通過了《天才法案》,該法案規定了穩定幣發行的基本規則,要求儲備金并遵守反洗錢法。投票在兩黨的支持下通過,盡管包括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在內的一些民主黨人警告說,該法案對潛在的利益沖突過于軟弱,特別是那些與特朗普相關的加密企業。
日益關注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還是對此舉表示歡迎。麻省理工學院加密經濟學實驗室的創始人克里斯蒂安·卡塔里尼(Christian Catalini)支持《天才法案》,他告訴ABC新聞,它為競爭和創新“打開了閘門”,消費者看到了真正的好處。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分析師并沒有忽視其中的含義。他們在本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大多數穩定幣仍然與美元掛鉤。他們寫道,僅此一點就有助于鞏固美元的地位。它降低了成本,使美元交易變得更容易,這反過來又鼓勵更多地在國際上使用美元。
中金公司的報告稱,這些數字美元越來越受歡迎,甚至可能增加全球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但他們也指出了潛在的不利因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對美國債務水平的擔憂可能最終削弱對美元的信心。這可能為其他數字貨幣創造機會,包括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
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上周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上回應了這種擔憂。他警告說,穩定幣的崛起可能會加速全球經濟部分領域的“美元化”。
多極貨幣
據CoinGecko稱,截至發稿時,穩定幣代表著價值2610億美元的市場。其中,約97%與美元掛鉤,超過14億美元由美國國債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太輝告訴南華早報,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應該“盡快”在香港發行,并最終擴大到中國的自由貿易區。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同時加大力度:數字人民幣(e-CNY)。在同一次陸家嘴論壇上,央行現任行長潘功勝承諾在上海建立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重申了北京對“多極”全球貨幣體系的愿景,不過度依賴美元。
“發展多極國際貨幣體系有助于加強對主權貨幣國家的政策約束,增強體系韌性,更好地維護全球金融穩定。”
潘功勝
但讓人民幣在全球競爭中仍然面臨障礙。正如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的那樣,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的任何有意義的崛起都需要放松資本管制和更廣泛地接受人民幣,因為人民幣的發展“受到北京禁止國內使用、揮之不去的資本管制以及全球認可不足的限制”。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占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