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市場吸收中東沖擊,BTC本周攀升至107,000美元上方,表現優于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與此同時,Altcoins很難收到出價。
根據幣安研究中心6月27日的一份報告,比特幣(BTC)度過了中東緊張局勢引發的波動周末,短暫跌破98,000美元,隨后飆升至107,000美元以上,表現優于傳統市場。
雖然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黃金反應平淡,但BTC的迅速復蘇鞏固了其在不確定性期間作為首選資產的地位。與此同時,以太坊(ETH)跌幅更大,反彈幅度更小,凸顯了其在危機時刻的相對脆弱性。
比特幣的韌性與另類幣的冷漠相遇
雖然比特幣反彈突破107,000美元顯示了其實力,但這些數據顯示與傳統資產形成鮮明對比。根據報告,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56%,表現穩健,但與BTC周末下跌后5%的周漲幅相比相形見絀。
通常作為避風港的黃金幾乎沒有變動,而隨著供應擔憂的緩解,石油放棄了周初的漲幅。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總統再次攻擊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后,美元跌至三年來的低點,重新引發了對央行獨立性的擔憂。
比特幣超越其他資產的能力強化了其作為風險資產和對沖政治混亂的雙重角色。BTC再次表現得更像是一種戰略資產,而不是投機性賭注。
然而,Altcoins錯過了備忘錄。這種分歧表明市場仍然遵循比特幣的規則。從歷史上看,BTC反彈最終會蔓延到另類幣中--但2025年的周期超出了預期。
以太坊周末暴跌17%,并不溫不火地反彈至2,480美元,仍低于開盤價,凸顯了其韌性不足。Solana(SAL)和Avalanche(AVAX)幾乎沒有改變,反映了ETH的困境,而人工智能和模因硬幣類別中的投機熱門貨幣缺乏動力。
這種冷漠揭示了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轉變:另類幣周期不再按照自動駕駛儀運行。如果沒有統一的催化劑或敘事,市場就會變得支離破碎,其注意力被數千個競爭代幣稀釋。
比特幣勢頭的隱性拖累
根據crypto.news的數據,盡管收回了107,000美元,但BTC仍有望實現自2025年7月以來的最低月度漲幅(僅2%)。在表象之下,比特幣也面臨著自身的逆風--機構資金流入和鯨魚拋售之間的拉鋸戰。
現貨比特幣ETF本月吸收了39億美元的新資本,但根據Glassnode的累積趨勢得分,鏈上指標顯示大型持有者(10,000 + BTC)是凈賣家。中等規模的錢包(10- 10,000 BTC)正在積累,但這是機會主義的,表明交易員正在玩范圍而不是押注突破。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否認的,但它的單獨行為引發了質疑。要想喚醒另類幣,最初的加密貨幣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穩定性,還可能需要一種真正的催化劑,在加密貨幣飽和的領域重新點燃風險偏好。